首页 概况 资讯 党建 文化 产业 公告

《哲科思维,点亮创新》学习心得

 TIME : 2020-06-12    浏览次数 : 13983    [    【关闭】     
×

认真学习了混沌大学年度大课:哲科思维,点亮创新。创新这个词,我们几乎天天讲,也要求我们人人去做,但是我们对创新的了解不足皮毛。李善友教授从生物学、哲学、科学等学科的格局来为我们讲述企业发展和经营的逻辑,这可谓是一堂思维和逻辑的盛宴,下面谈一谈我的学习心得:

一、五个收获

(一)创新思维

当我们希望在企业内用到“变异+选择+隔离=进化”这个公式时,第一前提是企业内是否有足够丰富的变异。新生儿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,一半来自母亲,即便如此还有一部分基因会发生突变,基因的重组和突变,生物牺牲一半基因只为换取新变异和多样性。多样性是创新的来源,在工作中,我们常常束缚在常规的工作中,不想去多想,不想去试错,总是满足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我身边也许会有和我一样满足于现状,不愿意去试错的同事,久而久之,企业内变异的素材不够,导致企业内部没有活力持续僵化。财务管理中心原本是一个职能部门,服务于各部门、各子公司及外部客户。但是随着各子公司的市场化,作为财务人员,我们应该对整个部门和个人进行重新定位,我想现在不但要做好服务,也要从创效方面去考虑,这个过程对于我们个人或部门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,在试错的过程中去寻找新的基因,任何组织都会有意选择有利的基因,淘汰不利的。

(二)反熵增

学习了华为任总的反熵增思维,将反熵增的思维运用在工作和生活中,比如平时在教育孩子上,让孩子坚持每天阅读,锻炼,学习等等,这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,但结果是光明的。做熵减其实就是打破我们个人的舒适区,与此同时要不断迎接新的挑战。作为集团财务管理中心的一员,我不但要完成日常的核算和对外协调、为子公司服务,更重要的是不断的学习新的会计法和税法的知识,这要求我要直面自己知识老化和能力不足问题,将自己的正能量释放出来,实现自我价值与公司价值相吻合,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
(三)分形创新

我们都希望企业基业长青,只有一次又一次地跨越第二曲线,才能使企业持续发展,善友教授为我们解答了第二曲线启动的最佳时期,以及第二曲线过了破局点,并且和第一曲线形成竞争该如何解决,通过微信、淘宝、苹果、亚马逊的案例,让我们对创造性自我破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市场要破坏过时的企业,企业要破环自己过时的业务。那么如何找到第二曲线呢?其实每一条曲线,放大来看,都是由无数条曲线组成的。而第二曲线,是在第一曲线的“更小的尺度”上某一条曲线发展出来的。我有一个对分形的直观理解,常可以看到街边的树木分支上又有分支,山谷的河流分支成小溪,不管是树枝或是小溪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重复着。树枝和小溪就是一个分形的过程。美团的分形创新案例告诉我们,有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能力找到第二曲线,而是看问题的尺度不够,忽略了某一个小曲线会发展为大曲线的可能。东方成立20年,也是在不断地跨越第二曲线,从传统的路桥行业发展到拥有路桥施工、公路经营、文化旅游、投资等多元经营的控股集团,今年,集团的改革应该是又一个曲线的跨越,将制定更好的机制,对市场淘汰的行业做减法。通过此次改革,我想我们企业可以找到企业创新发展的又一曲线。

(四)使命

蚂蚁的涌现是“众愚成智”而人类却 “众智成愚”,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蚂蚁是按简单的规则去办事,而人类有意识,意识中的小我,使所有事情都为自己服务,没有同频共振而达到最终的使命。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心中的小我而瞻前顾后,做事情不果断,因此心中没有一个简单的规则朝一个方向使劲。课中,乔布斯认为他的产品比命重要,于是有了苹果系列;小野二郎认为他的寿司比他的命更重要,于是,他被封为寿司之神,善友教授认为他的课比他的命更重要,于是,有了接近完美的创新课程。他们对自己工作的热爱,让我为之感动,不管我们身处何种岗位,只有给自己的工作赋予生命的意义,使个人和公司使命同频共振,这样会让每个人感觉到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。

(五)破界创新

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,在边界之内是我们已经学到的知识、认知和经验,这是我们的存量。边界之外是我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,这是未来的增量,通过不断学习逐渐将增量转化为存量,这样会我们的认知边界会逐渐增大。另外,经常同跨行业的人交流,迭代自己的思维,扩展认知边界。

二、三个改变

(一)一切事物是自己长出来的

之前我认为,作为公司的领导者需要制定严谨得管理体系来管理和控制员工,通过制度文化使企业基业长青,但是后来发现这样会违背自然的行为,达尔文的根本思想是:存在没有设计的设计师。不管是这个社会,还是企业,看起来像是精心设计的,其实是自己长出来的。 

(二)用第一性原理思考问题

之前认为学习数学物理化学,只是学习其中的运算,公式。学习之后才知道这是一种思维模型的建立,第一性原理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思考方式,像剥洋葱一样剥开事物的表象,看到事物的本质,然后再从事物的本质,一层层地向前走。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愿意和别人去比较,别人已经做了的或正在做的事情,我们也会去效仿,这样做的结果不会产生太大的迭代。作为个人,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和同类事物做比较,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误导,不被既往的经验所困扰,不被既定的思维所束缚,紧紧的盯着心中隐约的灯塔,我想这样创新就会自然长出来。

(三)从感性思维到逻辑思维

学习之前,我总会用感性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,比如在工作中,预算、目标责任的制定,我们通常会借鉴过去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来做出结论,在生活中,股票、基金的购买,我们会将走势图作为购买依据,将经验归纳法用得淋漓尽致,而且还会对其产生的结果感到满意,认为依据足够有力。学习之后我才认识到,我忽略了逻辑的重要性,忽略了逻辑之间连续性的重要,在做决定和判断时候一定要打破固有的思维,逐渐的由感性思维升级到理性思维,再通过日常的理性思维升级为逻辑思维并最后找到第一性原理思维。

文/ 李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