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概况 资讯 党建 文化 产业 公告

哲科思维 点亮创新

 TIME : 2020-07-09    浏览次数 : 13986    [    【关闭】     
×

第一次认识李善友教授是通过《第二曲线》,第一次接触混沌大学是别人口中的混沌,这次通过网络听混沌大学的课程,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。其实,这堂课听下来还蛮吃力,课程涉及面广,包括生物、物理、天文、哲学、社会等学科,同时挖掘深刻、关联紧密、转换迅速,即使在听了两遍的情况下有些知识在脑海里还是一片混沌,有些概念在似懂非懂之间。这节课程的理论性较强,如果真的推敲研究明白,一定会助推今后的各项工作。既然学习了,虽比不得其他求知若渴学生的认知,但我也在努力提升和思考,还是有一些浅显的收获。

一、构建立体知识网 打破创新高墙

上学的时候也知道要构建知识网,但大多数时候是将一门学科从前到后、按时间顺序、按因果关系等构建一张知识网,这样即使遗忘了某处的知识,也可以通过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其推出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平面的网状结构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在工作的需要。之前也知道学科和学科之间是彼此联系、相互渗透的,数学思维、物理思维、逻辑思维都可以巧妙的应用于其它学科,文学、美术、音乐也是可以改善和提高对其它学科的认知,但由于各个学科这张三维甚至四维的立体知识网没有构建起来,如今就成了阻碍打通创新的高墙。

以生物学为例,生物学是初中就开始的课程,达尔文进化论只是更好的帮我理解了物种的起源,了解我自个儿是怎么来的,但如果说将进化论和工作、创新联系起来,在李教授讲授之前我是万万没有想到的,也是不敢想的。变异、选择、隔离之后就产生了一个新物种,用同样的生物学思维就可以衍化成自上而下的多样探索、一二曲线的转化与自我突破,最终通过错位竞争,形成边缘创新。这样一来,生物学也是构建工作知识网的重要一环,也就凸显了知识网重要性。

过程中有幸也听了张首晟教授讲的第一性原理,里面也提到了他的一个个人习惯,让我不由敬佩。由于工作忙碌的原因,张首晟教授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,因此每次坐飞机前就下载一本和他研究领域(物理)完全没有关系的学科书籍,读完以后,会立马与之前学习的知识构建起网络,开阔眼界,拓展思维,然后再应用于现有的专业领域,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应用对他来说是融会贯通、相互促进的,这才有他今天的成就,我想这也是立体知识网构建的魔力,没有这种网的构建,你的想法就会禁锢你的创意,它是你创新道路上的助推剂。这也使我立下一个Flag,也一定要跨学科、跨领域的学习和充实自我,构建自己工作中的立体知识网。

二、培养哲科思维,点亮创新之路

这节课程颠覆了我的很多想法和认知,说完知识网的构建,我想再细谈一下哲学,这个知识网中的一个平面。哲学是什么?一直以来我认为的哲学就是学院化、专业化了的哲学史。但听完这节课我明白我了解的太过于片面,那么,哲学到底是什么呢?

哲学是思想的低层铺垫,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,是行为和思想的向导。一个人的行为、一个人的思想是受自己底层逻辑模型规定的,思想底层逻辑模型的规定决定着表象中的世界图景。世界图景、世界模型都是思维模型的产物,行为模式是在思维模型和世界模型上运行的,如果缺失思维底层的训练,仅从应用层面讲科学技术,去谈创新,必定会带来巨大的遗憾和缺失。

李善友教授也讲了就因为哲学思维的缺失,近代中国才没有产生大科学家,是古代中国没有自主跨入工业时期的最根本的原因,我们一直在发展重德文化,比如孔子的儒家、老子的道家等,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技艺思维,操作上的试错法,实践出真知,四大发明也全是经验上的归纳法。而西方就不同了,他们用的是理论假设在先,实践检验在后的演绎法思维,也就是哲科思维,只要有一个理论出来,后续问题就自然而然解决了,可迁移性较大。牛顿在研究三大运动定律的时候也不会具体想要去解决什么问题,但却客观而真实地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。

直到人工智能的今天,哲科思维依然是我们的奢侈品,但却是未来的必需品。在这里容我狭隘的想到了自己的孩子,让我在培养和教育他的过程中也依稀找到一些捷径,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只是一个算题、背诵、刷题的机器,我自己已经在之前的教育中缺失了哲科思维,在生活和工作中屡屡碰壁,所以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重蹈覆辙,我不奢望他成绩优秀,门门课程都会,我希望他可以利用哲科思维独立思考问题,获得一种追究终极的不断思考事物背后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,热爱读书、相信理论的力量,从而发现自己的兴趣。

哲学思维是我们通向美好生活的向导,在我们构建了立体的知识网之后,如果没有哲科思维这样的思维模型,有再多的知识积累也是数量的累积,不会发生质的改变。

三、找回真实自我 使命自然涌现

随着学习的不断加深,《混沌》居然告诉我,我所认识的自我已经不是真正的我。我完全已经是一个社会角色、一个家庭角色,是老板的员工、孩子的妈妈、丈夫的妻子、父母的孩子、朋友的朋友,现实中的我俨然只是一个自己角色的投射而已,久而久之,在别人的评价中把投射当成了自己,却把真正的自己丢掉了。我活在工作中的KPI里,活在别人的世俗眼光里,活在别人的评价里。那真正的我是什么?又如何找回?

这方面我觉得可以从“苹果之父”乔布斯那里找到一些答案,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,每次在做重大决策之前,都会面壁参禅,躲开尘世喧嚣、避开众多表面的事务,回归到问题本质,探寻这些复杂因素背后的真实。正因为如此,乔布斯才能具有过人的智慧,才会发现苹果产品的灵魂,亦或是在苹果中注入了自己灵魂,这也是他回归本质之后使命自然的涌现,足以使他打造出改变世界的产品。

其实禅就是心,做任何事,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。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。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局限在价值小我里,困在角色小我里,如果这样,就不会有使命从中流淌出来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说“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途中、在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此身的使命”,用中国的一句话来说就是“三十而知天命”,我更愿意把这个“天命”理解为使命。

使命已经不是别人赋予你的责任,而是自己内心涌现出来的责任,乔布斯的使命是打造改变世界的产品,纳德拉的使命之赋能他人,小野二郎的使命是做好每一道寿司,已过而立之年的我,也在无时无刻的思考自己的使命,对于企业,发挥我的才能,尽我最大努力帮助公司长远发展下去是我的使命;对于家庭,教育好子女、孝敬好父母是我的使命。有了使命,就像给我自己又续了一条命,这样,我才会更好地分形、迭代、突破、创新。

四、打破认知边界 探索第一性原理

“创始人的认知边界,才是一个企业最大的边界”,对于企业来说,这毫无疑问,领航者的视野开阔了,前方道路才会愈加清晰和远大,下属也会坚定地追随。但我认为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,我们自己的认知边界,也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最大边界。

很多时候,我们以为自己在独立认知,但其实只是周围人的认知在我们头脑里边的映射而已,这就是群体信念的黑洞。这一点我深有体会,就比如在工作中,我们本来对一项工作有自己的思考,但又忍不住去参考领导、同事甚至网上网友的意见,感觉他们说得都对、都有道理,最后全然不知道当初自己的想法是什么,把他们的想法一比较一综合,就出来了“我”的认知和想法。

所以在我们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的时候,我们的思维模型会愈加清晰,数量会越多,这样就能够去粗取精、去伪存真、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,打破群体认知黑洞、打破行业认知黑洞,发现一些表像背后的根基,探索第一性原理。

“第一性原理”是我第一次接触的词语,也是我认为本节课程最大的重点和难点。它是一双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手,但却决定着万物的发展轨迹和方向,包括你自己的方向和高度。物体抛落,看到的是物体扔出的轨迹,苹果落地这种自然现象,深挖背后的第一性原理却是经典力学;今天天上飞的、水里游的、路上走的,形形色色的植物、动物包括我们人类,这些丰富的物种背后第一性原理却是数亿年来的进化论。一切都是探求事物的根基。

如果说作为个人,我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?那我认为是:求知。是可以驱动现有一切的那个因素。我以一个初学者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,永远充满好奇和求知欲。只有这样我才能不断地打破自我认知的边界,不断将自己的边界外移,自我实现。成功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表面上的知识、技能、成就,更主要的是里面的哲科思维、价值观的助推,即观念决定行为,行为决定结果。如果这个第一性原理是一种观念,那么这个行为就是遇水搭桥遇山开路。

五、分形第二曲线 创新引领未来

“你的工作就是干掉你自己”,这又是颠覆我认知的一句话。路通公司一直在养护行业摸爬滚打,但还是遇到了发展瓶颈,因为我们还没有发展养护方面其它业务,还没有找到市场不错的业务,拿出来分形发展成为自己的第二曲线。我们一直在保护现有子系统的平衡,却浑然不知只有打破子系统,才可以让养护的母系统长存,甚至永存。

这也就重新定义了一个企业的基业长期,那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跨越第二曲线,推动母系统曲线式上升。

那什么时候可以开启第二曲线呢?就是在第一曲线过了破局点、还在增长,但增长速度已经下滑,在财务极限点之前,一旦达到失速点后只有4%的企业能够重新开启增长引擎,向微软公司在鲍尔默之后显然已经失速,而纳德拉起死回生般的让微软重回巅峰,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屈指可数,路通公司现在就在一个艰难的爬坡期,已经快要达到极点,如果再不分形第二曲线,前景堪忧。

不论是进化、熵增、分形还是涌现、也不论是第一性原理、破界、理念还是哲学,都是一种铺垫,是驱动创新最基本的要素,你所有的东西都具备了,你的使命和创新就自然涌现出来了。用你所学的一切打破隐含假设,打破那些妨碍公司成长、发展的最大敌人“常识”。单反出来前相机胶卷就是一种常识;智能手机出来之前手机键盘就是一种常识;手机支付出来之前信用卡支付、现金支付就是一种常识;在道路养护方面,任何道路具有一定年限(寿命)是常识,热再生、冷再生、微表处等现有工艺是常识;在办公工作方面,接受和服从安排是常识;这种隐含假设时长支配着我们的心智,让一切有可能也变得无可能了。那这些在众人眼中的常识,就真的不容打破了吗?这其实就是行业里的隐含假设,任何常识我们都可以怀疑,都可以打破,甚至是颠覆。只有打破它我们才有创新的空间,才能从内向外地寻求突破,引领未来。

文/王毅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