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概况 资讯 党建 文化 产业 公告

为什么是文化?

 TIME : 2021-01-11    浏览次数 : 5639    [    【关闭】     
×

在我看来,《刷新》是一本描述企业变革的书籍。作为一家伟大企业——微软的第三任首席执行官,萨提亚•纳德拉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,阐述了微软为什么变革,向什么方向变革,以及如何实现变革的问题。我们知道微软的浏览器有一项功能就是刷新,作者用了这样一个词语为这本书命名,让我们看到了微软的文化特色,而作者所倡导的这场变革也在始终围绕文化变革进行,就如作者所言,重塑文化是他的首要任务。那么为什么是文化?这是我阅读《刷新》之前最大的疑问。

在阅读《刷新》期间,正是“新冠疫情”这只黑天鹅从天而降的时刻,这就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。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,很多企业可能坚持不到疫情结束,即使能够坚持下来的企业,也会因为这场疫情的影响,对企业进行调整和变革,我想萨提亚在《刷新》中的思路和做法,值得我们在实际的变革中应用。

微软的这次“刷新”围绕文化“刷新”进行,“刷新”是什么?我们可以想想操作电脑时的刷新功能,它不是对过去的否定和放弃,而是结合新的变化所进行的适应和调整,也就是说“刷新”绝对不是放弃旧文化建立新文化,而是结合新变化对文化的新充实和新应用。在《刷新》中,萨提亚将微软文化的刷新聚焦在同理心建设上,同理心是什么?简言之就是心理换位、将心比心。企业是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实现自身价值的,对客户建立同理心就是满足客户未提及的和未被满足的需求。而这绝不是萨提亚为微软新树立的文化,而只是对微软办企初心的概括和加强。当年比尔•盖茨创建微软时,就是为了让每个家庭、每台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,也就是要实现计算机的全民化,这是微软的根,是微软存在的理由,也就是当时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,这本身就是微软文化的核心,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,微软才能不断创新、不断迭代、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。然而在发展过程中,由于在行业中树立的巨大优势,微软渐渐忘记了自己为何而存在,因同理心而生的创新被官僚主义取代,团队协作被内部政治取代,所以微软要变革,要“刷新”,而且是要围绕文化进行“刷新”。

面对未来,微软同样需要“刷新”。我们知道微软目前离我们最近的核心产品是Windows和Office,但在这次“刷新”中,微软已经在云计算中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和成功,为什么要聚焦云?因为这是客户的需要,是微软文化的要求;在这次“刷新”中,微软还布局了混合现实、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,这样的布局也是基于微软的文化,要满足“互联网原住民”未来的需求。谈到人工智能,人们不免会想到人类反被机器奴役的电影情节,而微软文化为他们解决这一顾虑同样提供了借鉴,即在微软的人工智能研究中设计达成一个伦理和同理心的框架,也就是让人工智能具备同理心。

当然,微软的这波“刷新”仍在进行中,但其所取得的成绩和让微软发生的改变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。

离开微软,回到我们的企业中,在这样一次前所未遇的危机中,我们企业可能也需要一场变革,比如组织、比如业务架构、比如人员,这样的变革也势必会为企业带来一些活力和转机,但如果希望变革形成持续性影响,我想还是要把文化管理和变革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。为什么这么说?我们从去年开始一直在搞初心教育,我们企业的初心肯定要从东杨路建设说起,为什么要修东杨路?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初心,就像在《家风》中提到的,修东杨路是为了解决煤炭外运的大问题,作为公路工程局一把手的丁新民是从社会发展的大局为切入点,才有了东信公司的成立以及如今享誉内蒙古的东方品牌。最终我们将企业的初心概括为办企宗旨,即“以人为本,共同富裕”,我想这里面的“人”即有我们东方人,因为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,也有我们的社会,也就是我们的客户,因为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。现在思考当时的初心,我们企业文化的根本也是同理心,所以我们围绕路桥行业的核心,培养和发展民工联队,实现着“让无产者变为有产者”。

那么这样的文化需要怎么“刷新”呢?时至今日,我们企业中也出现了官僚主义、形式主义的现象,我们在慢慢失去民营企业应有的高效优势;我们把“以人为本、共同富裕”更多聚焦在了物质层面,造成了大锅饭现象的滋生,我们在慢慢失去民营企业应有的灵活优势。所以,我们应该努力去“刷新”我们的文化,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。比如“以人为本,共同富裕”不仅仅是在物质上让大家多赚钱,还要聚焦于为人的发展赋能,作为管理者,我们要乐于成就员工,创造机制,培养员工的迎难而上,使他们具备更强的赚钱能力;作为员工,我们要积极服务客户(包括很多人看不到的B端客户),让客户认可和信任我们的价值,认可和信任我们的企业。最终形成一个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。就像董事长在2019年总结表彰会上说到的,你怎样,东方便怎样。所以,我们如果能够通过“刷新”文化来推动和加强我们的员工队伍建设,打造一个富有同理心、时刻为企业发展着想的员工队伍,我想,这件事情做好了,无论未来做什么样的变革,遇到什么样的挑战,我们的答卷都不会太差。

文/刘斌